医生中的“福尔摩斯”、疾病的“终审法官”、临床诊断的“黄金依据”……病理科医生总是在疾病背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日,病理科即在一例病例诊断中发挥了“金标准”作用。
在家人眼里,11岁的凯塞尔(化名)是一名健康乖巧的小男孩,但最近他的身体却出现了一些异样。“3个月前,孩子的脖子后面开始出现‘大豆’般大小的肿物,除表面轻度发红外,其它并未有明显异常,起初我们并没有在意,但没想到20天后,这个小肿物居然变得‘乒乓球’般大小,不敢再耽误,我们带着孩子第一时间来到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入院后,凯塞尔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或者炎症,为明确诊断病症,医生安排他进一步进行病理活检协诊。后经淋巴结穿刺组织检查,病理科李玉华副主任阅片后初步诊断他的病症为肿瘤性病变,但其常规的肉瘤及淋巴瘤免疫组化项目均为阴性,并不符合肿瘤性病变的特征,这是什么原因?
▲图丨病理科就凯塞尔的病情进行会诊
为使凯塞尔得到最精确的治疗,李玉华副主任与援疆专家林素暇主任商量过后,决定在科内组织会诊。
“凯塞尔年龄较小,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他的淋巴结肿大生长迅速,没有结核病午后潮热、咳嗽等症状,并且显微镜下其病理组织存在很多胚胎样、马蹄形或肾形,同时可见肿瘤性坏死,结合免疫组化标记CD30和ALK结果,可确诊该病变为ALK阳性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结合丰富的诊断经验,林素暇主任对凯塞尔的病情从临床、病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她的循循善诱下,最终科室内达成了一致的明确诊断意见。
“诊断过程既要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镜下病理世界‘两条腿’走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显微镜下的‘一孔之见’。此次会诊,林素暇主任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课!”病理科医师姜会娟感慨道。
弄清楚小凯塞尔的病症后,肿瘤内科为他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据悉,他现已康复出院,重新回归到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中。
▲图丨林素暇主任在科内带教本地医生
自今年3月任职我院病理科主任以来,林素暇主任主动展开多方调研,了解喀什地区常见病、多发病情况,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确依据,帮助临床科室解决了诸多疑难病例。同时,她还在科内积极开展带教,在实践中将专业、前沿的病理理论及技术知识倾囊相授,推动我院病理诊断水平再上了一个台阶。
疾病科普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该淋巴瘤是最常见的儿童成熟T细胞淋巴瘤,80%以上的病例发病年龄在30岁以下,淋巴结内及结外均可发生,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镜下组织学形态多样,但大多数表现为异型性明显的多形性瘤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核呈胚胎样、马蹄形或肾形。CD30、ALK阳性,全T细胞标记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因为有时全T标记可均为阴性,又称为“裸细胞”,造成诊断困难。该病虽然恶性程度高,但是在如今医疗发达的社会下该病在侵袭性淋巴瘤中有最好的生存率,5年生存率>75%。淋巴结结核病:
该病是本地区高发疾病,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临床上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典型病变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大片干酪样坏死,上皮样肉芽肿及马蹄形多核巨细胞增生。该病是慢性非肿瘤性疾病,治疗方面要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用药才能确保治疗彻底。
▲图丨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左),结核病(右)
专家简介
林素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附属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病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肺癌病理学组委员;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罕见肿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恶性淋巴瘤学组委员、病理学分会淋巴造血疾病学组委员;第一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专家委员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瘤学组委员;中山大学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亚专科方向:淋巴瘤病理、肺肿瘤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