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7月11日,我院在门诊12楼会议室举办了2020级定向研究生“学成归来话收获”交流会,地区卫健委科教科科长张国平、我院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出席会议,2020级定向研究生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院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与首批定向研究生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了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业和生活情况。
▲图丨医务部、工会、组织人事科还为首批定向研究生准备了工作服、精美纪念品和蛋糕等,祝贺他们学成归来
据了解,此次学成归来的18名研究生中,1名为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培养的定向博士研究生,17名为“组团式”援疆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7名学硕、9名专硕)。他们当中13人就读于中山大学、2人就读于复旦大学、2人就读于同济大学、1人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专业涉及了药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老年医学、心理学、外科学、应用心理学、内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眼科学、妇产科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以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随后,1名少干计划博士研究生及16名定向硕士研究生依次就学业成果和未来规划进行了汇报。
肖非院长在点评中对每一位定向研究生未来科研方向和计划都给予了详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他还要求研究生保持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积极与学校导师保持良好沟通,利用高校导师团队力量助力自身科研发展,不断引入新技术、新项目,努力为医院腾飞做出新的贡献。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吴源泉书记在总结讲话中引用我国科学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勉励首批定向研究生。他要求,首批定向研究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升思想觉悟,争做“又红又专”的专业技术人才;其次要尽快明确发展目标,积极把自身发展同医院发展相结合,努力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做贡献;同时要不断加强自我管理,争取在临床医疗水平和科研上取得更好成绩,努力做一名“会做、会写、会讲”的医疗科技工作者;最后还要做好表率,为今后毕业学成归来的研究生们做好榜样,不断引导他们向着医学“高峰”不断攀登。

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党中央对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本着为受援地留下一支“永不离开的医疗队”的目的,地委高度重视,地委组织部和地区卫健委反复调研论证,在各方的积极协调推动下,教育部民族司批准广东、上海四所高校对我区实施定向研究生培养。截至目前,我院已送出3批医疗人才赴高校深造。
定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工资、医保、社保以及职称晋升等相关待遇医院都给予了充分保障,按照同质化管理要求,每年由教学管理科对定向学生进行考核。按照要求,定向研究生返回岗位后,要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要把学到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努力为喀什各族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