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的王淳邻主动申请成为柔性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来到我院开展对口援疆工作。
明确目标,指引奋斗方向。入科后,经过调研,王淳邻对喀什地区肿瘤疾病谱有了大致了解,“以前对边疆的固有印象是感染性疾病为主,来到这里才发现恶性肿瘤的现状一点不比内地轻松。在某些癌种如宫颈癌、食管癌、胃癌等领域,这里的形势甚至比内地更加严峻。只有规范的临床诊疗、持续的教学指导,授人以渔,强化本土能力,才能形成固有力量,减少肿瘤给这里的百姓带来的苦难。”
明晰自己的努力方向后,王淳邻详细制定了自己的援疆计划,带领肿瘤中心开展规范化诊疗,并毫无保留地将自身所掌握的技能留在喀什,从医疗、人才、教学等多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
落地规范,提高科室基础诊疗能力。恶性肿瘤是一大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既往被认为是不治之症,但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给这类疾病的预后带来了巨大的改观。然而肿瘤是全身性疾病,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规范的基础诊疗尤其重要,常常影响着患者的结局。
2023年11月,小迪(化名)的父亲因为进食困难、剧烈头痛住进了当地医院肿瘤科病房。经检查发现,小迪父亲是食管癌脑转移,且随时有脑疝可能,生命危在旦夕。幸运的是,彼时我院肿瘤中心包括王淳邻在内的几位援疆专家随南疆肿瘤中心“肿瘤规范化诊疗支持项目”南疆行暨喀什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授牌签约仪式前往当地医院,除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学术授课外,还深入肿瘤科病房,开展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病历规范化书写指导等活动。在看了小迪父亲及其影像资料后,王淳邻提出治疗策略及具体建议,让小迪一家看到了新的希望。
随后,按照王淳邻的治疗方案进行脱水治疗后,小迪父亲的头痛症状明显缓解,转入我院肿瘤内科三病区做进一步治疗。由于小迪父亲已处于食管癌晚期,病情复杂且危重,王淳邻根据患者病情,从脱水方案优化,到放疗定位及计划制定、放疗期间的症状监测,再到系统治疗方案制定及切入时机等流程制定了一整套诊疗计划,并且定期关注病情变化。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小迪父亲完成了头部病灶的放疗,头痛症状完全缓解,并且顺利接受了一周期标准方案的系统抗肿瘤治疗,进食困难等症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这是王淳邻在喀开展肿瘤规范化治疗的一个生动缩影。日常工作中,她还注重将肿瘤规范化治疗手段留在本地,优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医疗服务。“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日益上升的今天,诊疗的规范和精准常常决定着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希望尽我所能,通过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让恶性肿瘤晚期患者也能从中获得症状的明显改善及生命的延长。”王淳邻说道。
强化教学,培养固有力量。“虽然在喀什帮扶时间只有半年,希望能在日常诊疗中培养本地力量,除了教会他们新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外,更要教会他们获得新知的方法。”临床知识更新可谓日新月异,尤其在肿瘤领域,王淳邻深知学会学习尤为重要。
除定期开展病区小讲课、教学查房、病例讨论外,王淳邻还教会他们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查询最新进展,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同时,设置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小知识点的机制,每天交班后都针对一个临床相关小问题,由病区大夫负责引导发言,大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交流,在问题中得到答案,在讨论中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业务学习氛围,促使肿瘤中心团队诊疗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粤喀情深,王淳邻用行动践行援疆干部造福一方百姓的使命与诺言,她说:“援疆时间的结束不是终点,喀什已是我的第二故乡,今后我将继续尽我所能,为喀什地区恶性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出一份力,继续守护祖国边疆各族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