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我院在门诊12楼会议室顺利举行喀什・陈样新专家工作室签约聘任仪式,成功聘请陈样新副院长为专家工作室专家,为医院心血管领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样新副院长、超声医学科邓冰清教授一行,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疏附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副院长李黎,党委委员、副院长裴晓黎,以及党政办、医务部、心律失常科医护人员、科研管理科相关人员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会议由裴晓黎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李黎副院长对陈样新教授的入驻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与最热烈的欢迎。她指出,南疆地区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发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堪称守护民众健康的 “生命线”。我院作为区域医疗的中坚力量,心血管专业发展关乎万千百姓福祉。近年来,虽在发展进程中取得一定成果,但面对疆内外一流医院在管理创新、技术突破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我院仍需奋起直追,突破当前面临的瓶颈。此次签约成立专家工作室,我院将从战略高度出发,深度赋能心血管专业在学科体系构建、前沿技术攻关、卓越人才培育及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领域的全方位突破,深度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布局,以“破局者”的姿态推动区域心血管医疗事业实现质的飞跃,为守护南疆地区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筑牢坚实壁垒。
随后,我院心律失常科副主任阿力木江・阿布都热依木对科室发展历程、人才梯队构建、学科带头人引领、援疆队伍助力、特色学科建设成效及未来发展宏伟规划进行了详细汇报,展现出科室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与清晰明确的奋进方向。
陈样新教授在发言中说道,喀什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所衍生出的多元医疗需求,为心血管学科发展铺就了极为广阔的拓展空间。心血管疾病诊疗作为专科能力建设“核心引擎”,驱动着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转,必须以敏锐的战略眼光,紧密对标国际医学前沿动态,以开放包容之姿积极引入全球先进技术与前沿理念,并扎根本土实际,实现深度且精准的本土化融合,构建起契合南疆地区民众健康需求的特色医疗服务模式。聚焦本地患者独特的疾病谱与身体特质,应充分运用高端诊断技术,靶向提升冠心病重症的早期确诊率,精准识别疾病隐匿“病灶”。他郑重承诺,将全力以赴推动与医院医护人员的科研合作,悉心指导科研项目开展,着力培养科研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守护南疆地区人民群众的心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科技“长城”,深度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蓝图中绘就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李黎副院长与陈样新教授正式签订专家工作室合作协议书,并颁发聘书,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未来,我院在陈样新教授指导下,将精准梳理心律失常科发展痛点,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全力提升专科能力与学术水平,为各族患者呈上优质、高效、精准医疗服务。

作为心脏健康守护前沿,我院心内科室将加速科研与临床融合,探索发病机制,创新治疗方案。同时,在健康中国战略版图中,筑牢南疆地区关键一环,以医疗成效辐射周边,为推动区域均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贡献磅礴力量,助力健康南疆建设昂首迈向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全新高度,力争在守护全民健康的征程中树立南疆典范。
专家简介

陈样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一届中青年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多个社会兼职。
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项目1项)、2项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重大专项1项)、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州地区临床高新技术项目,1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010临床研究项目。近5年发表论文30篇,影响因子5.0以上1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9.9。获2022年“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心律失常领域(2019~2021年)十大原创研究”、“2022年度中国心血管病基础医学领域十大研究进展”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