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粤喀话中医”专栏由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及广东援疆专家共同创立,倡导“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中医理念,旨在于让大家了解更多日常医学科普及中医保健知识,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

王某,男,35岁,体重超重8年。8年来体重逐渐增长,目前体重为102公斤,食欲强,无法控制进食量,由于肥胖导致影响生活质量(手脚活动不利索、饭量大、容易出汗、容易劳累、精神情绪低落等)。曾使用过晚餐食用代餐奶昔,虽有效但反弹,反弹后体重增长快。故经推荐来到我院“中医肥胖门诊”就诊,通过中药治疗、针灸治疗及穴位埋线治疗1月后,体重减轻6公斤,食欲较前得到控制。
中医肥胖专病门诊
每周五上午中心院区门诊5楼21号诊室
中医喊你来减重
春季不减肥
夏季徒伤悲
春夏既至
衣衫渐薄
赘肉显露无遗
你还在为肥胖而烦恼吗?
来和小编一起看看
中医穴位埋线法

什么是穴位埋线?
中医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学的脏腑、气血、经络理论指导下,把生物蛋白线通过埋线器具埋植在相应腧穴和特定部位中,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
01
多重算超重?
按照国际常用体质量评估人体胖瘦程度:体重(kg)÷身高(m)²
在24~27.9kg/m²之间为超重,≥28kg/m²则为肥胖。
中心性肥胖:腰围(女性≥85cm,男性≥90cm)。
此类人群需要进行体重管理。
02
穴位埋线是手术吗?
不是手术。
操作时只需要用一根很小的埋线针,将线体材料注入对症穴位即可。既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切口。一个穴位只需要1~2秒钟的时间,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
03
穴位埋线如何起到减肥作用?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的一种延伸和发展,能大大提高减肥的效率,节约患者的时间。医生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施行辨证论治,选取穴位,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从而起到抑制亢进的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功能,加速体内脂肪分解的作用。
穴位埋线疗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气血的作用,在治疗肥胖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便秘、失眠、月经不调等症状,从而达到减肥和调理体质的目的。
04
穴位埋线的优点
一、穴位埋线可以抑制患者的食欲,同时也会抑制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从而减少能量摄入。
二、穴位埋线还可以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使其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
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确保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弹率低。
此类人群需要进行体重管理。
【一起学中医】
《灵枢·卫气失常》载:“黄帝曰:何以度知其肥瘦?伯高曰:人有肥,有膏,有肉。”中医认为,肥胖属本虚标实证,多与年龄、体质、饮食、情志、劳逸因素有关,表现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的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单纯性肥胖的辨证涉及痰、湿、热等病理因素,常兼夹痰湿、血瘀、气郁等标实之证。临床上中医将肥胖主要分为以下四种证型:胃热滞脾证:表现多为胃口好、腹胀,面红口苦,消谷善饥,胃脘热痛。痰湿内盛证:表现为身体沉重痰涎壅盛、头晕目眩、口干而不欲饮,“大肚腩”,大便稀烂。脾虚不运证:表现多见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肌肉松弛,胃胀,小便不利,大便稀烂或者便秘。脾肾阳虚证:表现为怕冷贪睡、颜面虚浮、神疲嗜卧,尿昼少夜频。
健康小贴士
饮食控制
埋线减肥后,应坚持健康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食物。
保证膳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加强锻炼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身体代谢率,促进脂肪燃烧。
运动还可以改善体质,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耐力和抵抗力。
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新陈代谢调整。
避免熬夜、戒烟限酒,以维护身体健康。
避免情绪波动
情绪波动可能导致食欲失控,影响减肥效果。因此,应保持心情稳定,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
局部护理
埋线后当天不要洗澡,避免泡澡、游泳等,以免感染。
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是正常的,一般持续27天左右。
若出现微肿、胀痛或青紫现象,是个体差异的正常反应,一般7-10天左右即能缓解。
特殊时期注意
女性在月经期、孕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尽量不埋线。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
复诊与调整
定期复诊
穴位埋线减肥后,应定期复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和指导进一步调整减肥方案。
遵循医嘱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治疗。
作者简介

麦丽柯扎提·阿里木
中医学学士,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十余年,喀什地区中医药学会委员。师从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杨志敏教授;师从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专家,中医博士后钟子劭;粤喀中医师承师“3+2”学员,师从多名广州著名中医专家。202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中心“岭南特色针灸高级研修班”进修学习。
擅长中医美容、穴位埋线减肥、颈肩腰腿痛的针灸治疗,中医辨证,中药治疗脾胃病、失眠、更年期综合症、便秘等中医慢性疾病调理。
科研项目:参与全国多中心科研项目1项,参与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地区级科研项目2项,院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3篇。
医学指导

黄颖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援疆),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喀什工作站副主任,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医院“中医优才”“服务之星”“感控之星”。
临床专业方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的中西医诊治。擅长:运用中西医手段治疗睡眠呼吸暂停(鼾症)、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
学术任职:广东省民族医药协会呼吸病经典方药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中医药健康科普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健康传播自媒体联盟委员

姜小秋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10余年,师从针刀医学创始人朱汉章教授亲传弟子,国际著名针刀医学专家肖德华教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脾胃专家李乾构教授。擅长针刀治疗脊源性相关疾病:颈肩腰腿痛,顽固性头痛,眩晕,耳鸣,睡眠障碍等;中药内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脘痛、便秘、腹泻等脾胃疾病。
专业成果:作为喀什分中心负责人参与省部共建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课题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院级课题项目2项,参与喀什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参与广东省援疆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4项,参与编著专著1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学术任职:新疆喀什地区医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新疆医院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中医药管理专业青年委员会委员,新疆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新疆中医药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新疆喀什地区医院管理协会代谢与疝疾病管理委员会委员。

阿依古力·阿不都克力木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广东省护士协会温通刮痧护联体单位。
专业特长:中医特色护理,提供中医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服务,能够通过中医四诊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采用中西医护理结合的方式制定每位患者的护理计划,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获得专利2项,主持院级护理专项科研项目一项,专注内科护理管理与质量提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

注:蓝色标注为专家门诊
门诊时间:10:00-14:00 16: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