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致敬丨刘洁:天山珠水山水相依,援疆情深粤喀同心

文章时间:2024/04/19 11:54:56 来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跟广东相比,喀地地区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率要高出2倍多,到底是什么原因?病理科切片研究报告本周会出来,临床数据收集已大部分完成……”4月16日,在我院耳鼻喉科医生办公室里,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刘洁,正在做着论文计划。这也是她作为广东省第十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员、耳鼻咽喉科援疆副主任,在援疆工作即将告一段落时,打算为科室留下的一笔精神财富。

回顾一年的援疆工作,刘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她还记得去年医院举办的援疆干部欢迎大会上,科室对新专家的热切期待以及院领导对自己的嘱托,这都是自己坚持工作的动力。这一年,调研科室需求、申请急需设备、开展手术带教、推动科研发展……一项项工作开展下来,刘洁为耳鼻咽喉科的“医教研”开创了新风貌,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硬件”与“软件”共建,针对学科薄弱点补短板

耳鼻咽喉都是小腔道,没有高清内镜、精细手术器械和特殊填塞材料,就很难开展高等级的手术。”作为一位资深的耳鼻咽喉科医生,刘洁对“硬件”有着特别的关注。刚到科室,她就发现门诊的内窥镜检查设备需要升级,手术器械也需更换。

刘洁与科室医生沟通,梳理优先需求,列好设备清单。先后与设备科、医务部、医院领导进行多次汇报,说明必要情况。在各方支持下,耳鼻咽喉科获批了100万元的设备购买经费。截至目前,科室手术器械已全部到位,高清内镜已进入招标阶段。

图片

如果说设备是硬件基础,那么技术就是软件实力。在科室开展临床工作后,刘洁发现前来就诊的鼻息肉患者病情极易复发,有些患者甚至做了五六次手术,而多次手术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部分鼻腔正常组织,容易出现颅眶严重并发症。

利用现有设备做好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术后复发率和二次手术可能。”为了达成这一效果,刘洁开始在“软件”上下功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洁为科室医生制定了详细的解剖和手术培训计划。通过开展讲座和联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暨南大学举办临床学术交流会等方式,分享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和手术精讲,有效提高了科室医生的手术熟练程度。目前,耳鼻咽喉科鼻窦手术颅眶并发症大幅减少,鼻窦炎伴鼻息肉复发率及鼾症术后出血、窒息发生率也明显下降。以前重度鼾症患者术后均要转重症监护室(ICU),现在90%的患者可以从手术室直接转回普通病房。

“诊断”与“治疗”并重,提高疑难危重疾病诊治能力

除了做好常见病的诊疗,提高科室疑难危重疾病诊治能力,是刘洁工作的另一重点。

2023年6月,30岁的患者阿女士,突然发现自己说话带有“哭腔”,以为自己得了怪病,到多家医院就诊却均无法查明病因。她辗转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后,刘洁为她做了喉镜检查,确诊为痉挛性喉发声障碍,这种障碍会导致声带在讲话或唱歌时产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影响正常发声。“当我告诉患者,她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痊愈,她特别激动,说自己心结终于解开了。”

图片 图片

还有一位28岁的患者努女士,长期感到喉咙有异物感,严重时吞咽困难,多方就医却没有找到确切的病因。当她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时,症状已经十分严重。刘洁为她进行手术治疗后,结合病理报告,确诊她为扁桃体淋巴管瘤。经过手术治疗,患者已痊愈出院,随访无复发。这也是该病首次在喀什地区被诊断并经治疗痊愈。这些病例都被刘洁撰写在了论文中,供科室医生们学习参考。

“长风起时襟不乱,山雨欲来步亦稳。”刘洁在危重疾病救治中展现出的专业素质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科室医生。去年11月,一位昏迷的脑出血患者被紧急送到我院急诊医学科。由于患者颈部粗短,做了多次气管插管、经皮气切均不成功。临近深夜,眼看着患者颈部愈发肿胀,血氧不断下降,大家都揪起了心,此时,被邀请来到急诊科进行手术的刘洁,临危不乱,在医护团队的协助下,顺利完成气管切开,挽救了患者生命。“刘主任工作时严谨认真的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标杆。”科室医生郭瑾瑾说。

一年来,刘洁通过门诊诊治患者900余人次,主刀手术100多台,其中首次确诊疑难疾病5例,在她的带动下,科室诊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输血”与“造血”同举,提升团队科研水平

“援疆工作不仅是要为当地带来先进的技术,还要培养一支当地的人才队伍,‘输血’与‘造血’并重,才能更好地完成援疆使命”刘洁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后方医院担任教学主任的刘洁,充分发挥了自己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在科室致力于提升住培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在耳鼻咽喉科,她通过每周集中业务学习疾病新进展、影像阅片、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对科室医生进行培训。同时,针对鼻咽癌诊断等个别病例,她还专门编写了对应的科普手册,为今后对鼻咽癌的防治和早期筛查提供了规范。

参加院级教学督导15次,她每次都逐个修改教学课件。有时为了一次讲座,她甚至会查阅国内外近30多篇护理文献,力求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有意义,她的这些努力也为科室乃至医院的教学工作作出了贡献。

“我来援疆不只是要教会几个手术,而是让大家学会如何更新手术的方法。”刘洁一再向科室医生传递终身学习的理念,她鼓励大家将临床发现的问题转化成为具体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积极发表论文,“这样救治的就不仅仅是一例病人,而可能是一个人群。”刘洁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对科室医生论文写作基础薄弱的问题。刘洁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联合举办了6期耳鼻咽喉科科研交流会,并在院级粤喀沙龙科研讲座中进行研究生文献精讲授课,从文献查阅、数据收集、论文写作等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为科室医生巩固了科研基础。她还带领团队着手收集喀什地区68例鼻息肉标本,开展多民族基础与临床研究,建设了耳鼻咽喉数据库。

截至目前,她指导科室医生申报并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指导科室医生申请自治区卫生健康青年科技人才专项基金一项;鼓励科室医生积投稿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1篇论文被录取交流。

图片

2023年,她被评比推选为医院组团式援疆专家“师带徒”优秀老师、2023年度优秀带教老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一年,刘洁还深入伽师县、英吉沙县、莎车县等地区,巡回义诊10余次,为300余名群众提供了诊疗服务。在世界头颈肿瘤日、睡眠日、爱鼻日等,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医疗知识科普,为维护百姓的耳鼻咽喉健康贡献力量。

“回顾一年援疆工作,有辛苦、有满足、有不舍、有希望。”刘洁说,援疆工作有时尽,援疆情义永不停。关于新疆的一切,都已深深印在她的脑海,喀什也已成为了她的第二故乡。今后,她将化身后方医院与我院之间的桥梁,继续发挥援疆力量,为喀什地区的医疗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条:献礼百年中大 奋进九秩喀一丨喀地一院荣获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典型(优秀)案例

下一条:致敬丨张兴伟:一年时间太短,还想为喀什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