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新闻 > 正文

重点专科巡礼丨急诊医学科:与时间赛跑,做保卫人民健康的急先锋

文章时间:2024/04/30 12:37:41 来源: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中山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也将喜迎自己的90岁生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回首90年发展历程,喀地一院如胡杨般扎根喀什,以身为屏、无惧风霜,坚守帕米尔高原,护佑百姓健康。跨越历史,铸就辉煌。回眸90年沧桑巨变,在一代代“喀一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中,医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卓、创新无限的跨越式巨变,成为各族患者最为信任的生命堡垒。九秩春秋,“医”路逐光。细数90年累累硕果,我们特开设“重点专科巡礼”专栏,有序推介全院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区级24个临床重点专科。通过讲述专科故事,带您一起了解喀地一院各重点专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并以此“献礼百年中大 奋进九秩喀一”


急诊医学科

与时间赛跑,做保卫人民健康的急先锋

4月22日,喀什市民阿先生的肺心病突然加重,心跳骤停!家人在为其急救的同时拨打120,不到10分钟,我院的急救人员便到达现场,通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专业设备对阿先生进行了抢救。在阿先生情况有所好转后,被紧急送到急诊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阿先生的生命的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阿先生成功获救!

图片

一次被“死神”侵袭的经历,对于阿先生一家来说,已是惊心动魄。而对于急诊医学科的医护人员来说,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战斗,则是他们的常态。

“急诊医学科,‘急’是第一位的!”院长助理、急诊医学科主任李晓莉说,准确判断病情,快速高效救治,持续全面护理,是急诊医学科的日常工作。

作为喀什地区120急救中心挂靠单位,我院急诊医学科承担着整个喀什地区和克州、和田部分地区的应急急救、处突和医疗救援任务,针对急症、危症,已建立起了包括院前急救现场分诊和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综合急救体系。

承担使命以“全区模式”建立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急诊医学科

急诊医学科的前身是喀什地区急救中心,成立于1992年。

为解决喀什群众最迫切的医疗急救难题,尽快建设起以我院为龙头,各县市为基地的全区急诊急救体系,2014年7月26日,在广东援疆力量的帮助下,医院重组建立急诊医学科。

图片

重组后的急诊医学科,诊室从原来的1间扩建至12间,带教室、洗胃室、清创室、留观室等相继投入使用;医护驾团队从原本的110人扩展到近200人,全科90%以上的医护人员均有在广东及新疆各大医院进修深造的履历;在心电图仪、血压监测仪、呼吸机等基础设备外,陆续引进亚低温治疗仪、血栓预防治疗仪、呼末二氧化碳监护仪等先进设备,科室发展日新月异。

2016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要求,急诊医学科建立全疆第一个地州医院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之后,急诊医学科又着手协助医院建设卒中中心。同时,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中心的建设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图片

截至目前,急诊医学科拥有24辆监护型急救车(可移动ICU),可24小时无间断为喀什地区450余万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科室开展了中心静脉置管、PICC、PICCO、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床旁B超、床旁超声引导置管、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CRRT )、内毒素吸附、血浆置换、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拥有急危重症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可双向会诊,让优质急救医疗服务惠及地县乡,极大提高了地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和病残率。

图片 图片

“急诊医学科接收的每一位病人,都是‘性命相托’,科室的发展慢不得,必须跟得上群众的需求。”李晓莉说,急诊医学科就是要以“全区模式”为核心竞争力,打造“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为喀什地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精益求精

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科发展

急诊医学科

“科室希望针对地区常见、多发病,以专业化、精细化的急救单元,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李晓莉表示,拓宽专业领域,以专业的人才队伍促进科室整体进步,是急诊医学科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图片 图片

2022年,急诊医学科设置专业急性心衰单元、心肺复苏后血流动力学规范管理单元、中毒毒物救治、诊断单元、急诊外科单元、脓毒症1小时液体复苏救治单元,科室医疗专业化水平得到提升。

专业领域的建设,对科室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为满足需要,急诊医学科引入国际院前急救创伤专业培训基地,对院前急救队伍及专业进行专项建设。与此同时,科室还成立科研小组,邀请院内师资力量进行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采用“问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手段,帮助医护人员针对性、模块化掌握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

“以今年为例,我们陆续派出两名医生先后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床旁B超技术和体外心肺复苏术(ECPR)。”李晓莉表示,为了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急诊医学科建立了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都会有2到3名医生外出学习。

图片

目前,急诊医学科已拥有医护人员8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14名,住院医师17名,全员通过急救课程认证培训(AHA——BLS)并获得资质,6名医师取得了国际心肺复苏导师资质,4名医师通过国际院前创伤培训并获得资质。51名护士均取得了急诊专科培训资质证书,在急诊、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毒、传染病等方面,急诊医学科达到了疆内外先进水平。

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医学科有效完成了院前处置医疗救护、交通伤救护、重大意外伤害救护、突发事件现场的医疗保障、各种集会的医疗保障任务、以及辅助院内其他科室,完成急诊症状的鉴别与急症处理等任务,人才队伍建设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初见成效。

持续优化

以现代化急救体系做好百姓健康“守门人”

急诊医学科

“只有建设好现代化的急救体系,才可以更好地守护百姓生命健康。”李晓莉说。

图片

急诊医学科自2014年重组以来,就对之前的院前急救网络服务体系进行了优化,院前急救能力得到提升。

当出现突发、群体事件时,科室会在现场进行分诊,初步判定患者病因病情,并将信息传递至科室。在危重患者抵达医院之前,相关专科的专家就会抵达急诊医学科,准备抢救患者。患者抵院后,将直接通过绿色通道送往急救,一秒钟也不会耽搁。

此外,急诊医学科也对院内救治流程进行了升级。患者进入科室后,可在直径30米范围内完成各项急诊检查与诊疗,确保胸痛、卒中、高危孕产、儿童、创伤等急诊就诊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并完成了与广东省各大医院的远程对接,可与广东后方8家医院实现危重患者远程会诊,有效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效率。

图片

“其实,急诊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任任援疆干部的大力帮扶!”近年来,在援疆力量的支持下,科室打破既往单纯分诊的模式,转型为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三位一体的立体紧急医疗救治模式,成为以科室医疗质量为核心,集科研、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型急诊医学学科。

“我们科室日均收治患者250余名,最多时一度突破400名。一半以上的患者来自喀什地区下属各县,以喀地一院为龙头,各县市为基地的急诊急救体系初见成效。”李晓莉表示,急诊医学科已逐步形成集120院前急救、120急救远程调度、院内四级分诊、规范的急诊事件代号、急诊门诊、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影像为一体的急救体系,以复苏、创伤、急、 危、重症等为特色的学科齐全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学科体系。“面对未来发展,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在李晓莉对科室未来的规划中,急诊医学科将成立急救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中心、疑难杂症MDT中心等联合攻关机构,对标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学会及质控中心主委单位优势,优化急诊管理构架,推进喀什地区整体急救水平提升。并利用三级远程惠及地县乡、辐射南疆四地州、面向中南亚地域特色,开通国际航空救援。“做一块丝绸之路上的医疗急救高地,更好地保护百姓生命健康!”

上一条:致敬丨朱建芸:让疑难感染、疑难肝病患者不出喀什

下一条:致敬丨樊宇丹:万里援疆,打造有温度的创伤重症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