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手术效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感觉自己终于拥有了理想中的脸型!” 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刚完成下颌角肥大截骨手术的小麦,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这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小麦带来美丽的蜕变,也标志着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自主完成了喀什地区首例下颌角肥大截骨术,书写科室医疗技术的新篇章。
小麦是一名大二学生,她的下颌角自幼就偏宽大,加之后天咬肌过度肥厚,面部显得又宽又方。由于外貌与同龄人差异明显,小麦在校园中常受到关注,心理压力较大。日常社交时,她时常因对面部形象不自信而变得沉默、拘谨。在咀嚼方面,她也会出现轻微疲劳和不适,尤其在吃较硬的食物时,下颌角处容易感到酸胀。综合种种因素,小麦希望通过下颌角手术来改善外貌与舒适度,重新找回自信。寒假期间,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希望通过手术重新找回自信。

接诊后,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廖贵清教授、苏凯副教授团队的远程指导下,结合小麦的下颌骨三维重建薄层CT(每层6mm)影像资料,选用了3D打印模型及导板技术,量身定制了一套精准的截骨方案。

之所以选择截骨,是因为对于骨性过宽的问题,仅靠咬肌处理或简单的微整形无法真正改善。截骨手术能直接去除多余的骨组织,帮助脸部轮廓呈现出更柔和的曲线。通过3D打印技术,医生可以在术前先对骨骼形态进行完整测量,并在模型上设计出个性化导板,确保截骨部位精确无误。手术中,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达成利借助导板进行定位,既能有效避开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牙槽神经等关键结构,也能保证两侧截骨的对称性,为术后美观打下扎实基础。


手术采取了口外切口的方式,既确保操作视野充分,又能在截骨与切口缝合环节灵活把控细节。由于下颌角区域的神经和血管分布较为密集,任何微小的偏差都有可能带来功能性损伤或影响外观。因此,团队在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谨慎,严格遵循事先规划的方案,结合小麦的实际骨骼状况不断微调,力求做到安全与美观并重。术后,医院的护理团队针对面部肿胀、口腔清洁以及瘢痕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康复计划,帮助小麦顺利度过了恢复期。


“本来还担心脸部会肿得很厉害,没想到现在已经能看出轮廓变化,而且精神状态也不错。”小麦家属对术后护理和整体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据达成利介绍,我院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共同合作建立“喀什地区口腔医学中心”以来,通过不断开展新技术与新项目,已成功为多位患者完成复杂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受益人群日益增多。
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大与国内外顶尖医疗机构及专家团队的合作交流,引进更多先进诊疗技术,为南疆地区的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专业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