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陈样新教授、心内科邓冰清教授不远万里奔赴喀什开展技术援疆,与中山大学援疆专家林永青教授共同带领我院心血管团队,成功为3例复杂的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实施了目前最新的介入手术(二尖瓣钳夹术)。此次手术的成功完成,不仅填补了南疆地区在复杂结构性心脏病诊治方面的空白,更标志着我院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诊治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图丨手术团队合影
陈样新教授介绍,二尖瓣返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病史长,对患者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传统治疗手段为心外科二尖瓣修复或人工瓣膜置换,但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许多高危重症患者因此失去救治机会。而二尖瓣钳夹术则以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的优势,成为患者的新希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作为广东省内第一家独立开展二尖瓣钳夹手术的中心,在此领域处于全国前列。医院已连续开展了十期手术培训班,帮助省内外数十家医院开展TEER技术,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图丨陈样新副院长向我院心律失常科赠送书籍
值得一提的是,陈样新教授原计划2号晚上抵达我院,却因极端天气导致航班延误5个多小时,直至3日凌晨2点多才降落喀什机场。但他未作片刻停留,直奔医院介入手术室。在院领导及多学科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陈样新副院长带领团队自凌晨3点至8点,历时5小时连续顺利完成3台复杂二尖瓣钳夹MitraClip™手术,其中不乏难度极高的Barlow病变广泛脱垂的极重度反流病人,反流均减少到轻度。三台手术不仅使3位严重心衰患者获得了新生,也意味着二尖瓣钳夹术在喀什地区得到进一步推广。
我院医生纷纷表示,经过陈样新专家团队“手把手”连续3台复杂病变的手术示范和教学,可以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地学习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钳夹术(TEER)的技术要点,并能从当天3例具有不同特点,复杂性各异的手术中获得多方面的手术策略、技巧以及操作的收获。这些病人都是较为危重的、有代表性的二尖瓣重度返流病人,术后效果都很好,这让大家学习起来更加有信心。
未来,我院心律失常科将以陈样新教授为榜样,在他的指导下,精准梳理心血管中心的发展痛点,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全力提升专科能力与学术水平。同时,为南疆各族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书写守护心脏的生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