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医院动态丨医联体建设显成效—我院成功完成两例心房颤动脉冲电场消融术(PFA)

文章时间:2025/04/11 17:55:52 来源:

3月28日,在我院心律失常科阿力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副主任团队的精心准备下,以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心、心脏中心心脏起搏电生理科主任周贤惠教授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务部、医保办、医学装备科、导管室、麻醉科、超声医学部、内窥镜中心、影像中心、CCU、心外科等多学科紧密协作,成功应用国际最先进的FARAPULSE脉冲场消融系统(PFA)。

图片

该手术由周贤惠教授主刀,为两名阵发性房颤患者成功实施脉冲电场消融术。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心律失常科掌握了又一安全、快捷、有效的心律失常治疗“新利器”,在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也是我院技术实力的一次飞跃性提升。

图片

术前,专家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决定采用房颤的创新疗法——脉冲导管消融术。通过精准定位房颤病灶,成功消除了患者的房颤症状。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对我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图片

图片

图片

手术过程中,手术团队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房间隔穿刺,建立左心房通路,将导管精准送入患者左心房。同时,运用三维标测系统对患者的心脏进行详细的三维模型重建,准确确定左心房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接着,运用特殊的脉冲电场消融设备,向心脏特定区域释放短暂而高强度的电场脉冲,精准破坏房颤病灶,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图片

图片

▲图丨FARAWAVE导管以花瓣和网篮两种形态进行肺静脉消融

与传统的射频消融相比,脉冲消融无需持续加热心肌组织,从而大大降低手术过程中对心脏组织的热损伤风险,极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团队将消融导管分别送入四个肺静脉开口实施脉冲电场消融,前后仅用不到20分钟的时间,就成功阻断了4个肺静脉的电传导,肺静脉电位完全消失。

图片

▲图丨术前术后三维标测对比,肺静脉完美电隔离

房颤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而不断革新。如今,房颤的治疗已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脉冲消融。脉冲消融利用高电压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发生移动并重新排列,形成不可逆电穿孔,进而使细胞凋亡,达到消除及阻止异常电位传递的目的。

FARAPULSE系统作为全球领先的房颤消融设备,采用优化脉冲波形,通过不可逆电穿孔实现精准消融。这一技术不仅能显著减少对非靶标组织的损伤,如食管、膈神经和冠状动脉等,还凭借其卓越的可控性和稳定性,在国际房颤治疗领域赢得了良好的临床口碑。大量临床研究证实,FARAPULSE系统在安全性、有效性及治疗成功率方面均表现出色,是推动房颤治疗迈向新高度的重要技术工具。

2024年11月20日,我院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新医大一附院”)各对应科室成功签署医联体合作协议及远程医学合作协议书。与此同时,我院心律失常科、房颤中心、产科、神经外科、微创介入科、消化内科、耳鼻咽喉科、口腔颌面外科的负责人,分别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相应科室的负责人缔结“专科联盟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院在医疗合作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新医大一附院的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心、心脏中心心脏起搏电生理科,在我院心律失常介入医师培训、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封堵术理论培训、围手术期管理、手术操作带教等方面,给予我院实实在在的帮助。新医大一附院以医疗援助为纽带,以技术交流为桥梁,共同填补重大手术技术的空白,为喀什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携手共绘健康新疆的新篇章!

上一条:使命光荣,爱无归期!广东柔性援疆医疗团队期满返粤

下一条:援疆动态丨珠水援疆情 医心映天山—我院举办柔性援疆专家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