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的辉煌历史中
他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位乒坛“魔术师”
以独特的直拍长胶削球技术独步天下
转型为教练后
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
引领中国乒乓球女队登上一个又一个巅峰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
依然心系体育强国梦
躬身力行推广乒乓球运动
倡导全民健身
他就是“体育工作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燮林
“党和国家一直惦记着我们这批老运动员、老教练员,
我非常荣幸和激动,这个荣誉是对自己一生的肯定。”

张燮林(图片来源:新华网)
追逐热爱 为国争光
1940年,张燮林出生在上海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他的球拍全靠自制
“整个小学就一张乒乓球台。
放学后,抢不上球台,
我就在空地上画一张‘球台’,
中间划一条线当网。
学校劳工课时,
拿旧的三合板当原材料自制球拍。”
凭借满腔热爱张燮林练就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随着年岁增长
他的天赋与努力有了回报
在各类业余乒乓球比赛中屡获佳绩
获得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称号

张燮林(图片来源:乒乓世界)
上山下乡期间
张燮林成为上海汽轮机厂技校的一名学徒工
他经常上午在郊区的工厂劳动
下午前往市里参加比赛
次日一早再赶回工厂
没有专业教练指导
他就通过观摩专业选手比赛
摸索适合自己的打法
这份坚持与执着
为张燮林带来了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
1959年,这位19岁的业余好手不负众望
为上海队在第一届全运会中夺得男团金牌
此时
成为职业运动员还是回工厂继续工作
一直困扰着张燮林
“领队看出了我的心思,跟我说,
‘小张,你到工厂去,做四级工是不错的。
不过全上海四级工有一大堆,
但能打好乒乓球的,就你一个’!”
一想到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
在热爱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张燮林毅然选择了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这个选择绝对无悔!因为我太爱乒乓球了。”
进入国家队后
张燮林的技战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这是1961年4月11日,中国选手张燮林在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邹健东 摄
在第27届世乒赛上
张燮林轻取日本选手三木圭一和木村兴治
为男团夺冠立下奇功
并与王志良配合
拿下中国队历史上第一个男双冠军

这是荣获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冠军的中国选手张燮林(左)、王志良(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家骅 摄
在第31届世乒赛上
他与林慧卿搭档
夺得中国队首枚混双金牌
执教有方 与时俱进
张燮林退役后成为国家队教练
继续为中国乒乓球事业耕耘
1975年,他临危受命
出任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
在他执教期间中国女队夺得十届世乒赛团体冠军、三枚奥运金牌
多次蝉联世乒赛单、双打冠军

这是张燮林(右)在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子双打比赛中指导葛新爱、阎桂丽(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伟 摄
张燮林总结道:
“国家队教练员首先是‘采购员’,
要眼光独到,把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吸收进来;
然后是‘指导员’,
既发现问题,弥补不足,
又发扬长处,优势为先;
最后是‘推销员’,
把爱徒推举到世界大赛中去,
为国家争光!”
在他的执教理念中
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多变的打法是队伍长盛不衰的关键
“基本功是任何体育项目最基础的东西,一定不能丢!
要练好,练得扎实!”
他也鼓励运动员在比赛中敢于创新、敢于突破
以多变的打法应对不同的对手
在张燮林的悉心栽培下
一批又一批优秀运动员脱颖而出

这是2007年2月9日,张燮林(右)在北京举行的“直通萨格勒布”第49届世乒赛单项赛国乒男队选拔赛中为马龙讲解战术要领。新华社记者 毕明明 摄
世界冠军刘伟回忆道:
“张指导为每一位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
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发挥优势。
他常说‘没有杀不死的球,没有救不起的球’,
给我们很多鼓励。”
张燮林笑着说
“当时主张百花齐放,
世界上有的打法,我们都有。
打法多了,对方才难以捉摸,
这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张燮林的执教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1989年,他被评为“建国40年以来杰出教练员”
13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6年,国际乒联特授予他“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
迄今他仍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人
2008年在第49届世乒赛期间
他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

这是张燮林(右)在河北省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指导队员训练(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小军 摄
亲力亲为 心系体育强国梦
作为“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历史见证者
张燮林曾在1972年随中国乒乓球队访美交流
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接见
应邀到联合国总部及多所大学、工厂打表演赛
“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
无论是我应邀到联合国总部打表演赛,
还是我跟李富荣到春晚现场打表演赛,
所有这些都让我非常自豪。”
张燮林深知乒乓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如若利用好群众对“国球”的喜爱
让更多人从体育运动中受益
体育强国梦将很快实现

这是2011年12月10日,张燮林出席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邵逸夫体育馆举行的中美“乒乓外交”40周年友谊赛纪念活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所以,即便退休在家
他也依然积极投身乒乓球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工作中
努力让更多人参与、享受运动的快乐
“民间高手多啊,有些球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打得真漂亮!”
在各类乒乓球赛事和全民健身的活动中
也常常能看到张燮林为业余选手、学生和群众提供场外指导
分享打球心得和经验

这是2024年6月1日,张燮林(后中)为北京市第十八届“和谐杯”乒乓球赛暨2024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单项锦标赛开球。新华社发
现年84岁的张燮林还有一个心愿
激励着他继续为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我希望全民都能重视体育,
大家都健康地生活,
到公园和体育馆健身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