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但随之而来的花粉、尘螨、霉菌等过敏原也让许多人的免疫系统“如临大敌”。
如何科学预防春季过敏?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春季过敏高发的原因?
1、花粉“围攻”春季是植物授粉高峰期,杨树、柳树、柏树、梧桐等树木花粉随风传播,成为首要过敏原。
我国北方地区“杨柳飞絮”现象,本质是雌株传播种子的白色絮状物,本身并非过敏原,但其表面极易吸附花粉颗粒,间接加重过敏症状。



2、尘螨与霉菌“活跃”。
春季温湿度上升,尘螨繁殖速度加快,其尸体和排泄物可引发过敏反应。南方地区梅雨季节霉菌滋生,孢子随风扩散,导致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高发。

3、紫外线与温差刺激。
春季紫外线强度骤增,皮肤屏障功能较弱的人群易出现日光性皮炎;昼夜温差大导致鼻黏膜血管反复收缩扩张,诱发过敏性鼻炎。
二、春季过敏的典型症状
春季过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类:
1、呼吸道症状:频繁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痒、咳嗽甚至喘息(过敏性鼻炎、哮喘)。

2、皮肤症状:面部或四肢红斑、荨麻疹、湿疹加重(特应性皮炎)。
3、眼部症状:眼睛红肿、流泪、畏光(过敏性结膜炎)。
4、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乏力,儿童可能出现烦躁、注意力下降。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便血等胃肠道症状
警示信号: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三、科学预防春季过敏的六大策略
策略一:精准识别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是预防的第一步。建议过敏人群通过以下方式筛查:
1、医院检测
血清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可精准识别花粉、尘螨等常见过敏原。
2、自我观察法
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例如雨天症状减轻可能提示花粉过敏。
策略二:环境隔离与防护
1、花粉防御指南
关注每日花粉浓度预报(可通过气象APP查询),浓度高时减少外出。外出佩戴N95口罩、密封式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外衣并冲洗鼻腔(推荐使用生理性海水鼻喷)。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花粉扩散高峰时段)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

2、家居环境管理
每周用60℃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布料包裹床垫、枕头。控制室内湿度在50%以下,定期清理空调滤网、卫生间角落,避免霉菌滋生。减少毛绒玩具、地毯等易积尘物品,改用吸尘器(建议选择HEPA滤网型号)清洁地面。
策略三:增强自身免疫屏障

1、饮食调理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饮食。部分“光敏性食物”(如芒果、芹菜、苋菜)可能加重皮肤过敏,敏感人群需谨慎食用。

2、适度运动
推荐游泳、瑜伽等室内运动,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户外剧烈运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防止汗液刺激皮肤。
策略四:科学护肤与用药

1、皮肤养护
选择成分简单的保湿霜(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避免频繁使用去角质产品。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PA+++的防晒霜,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更适合敏感肌。
2、药物预防
对于已知过敏史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1-2周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鼻用激素喷雾(如糠酸莫米松),以降低发作严重程度。
策略五:特殊人群重点防护
儿童:选择专为儿童设计的防花粉口罩,避免接触毛绒玩具;若出现揉眼、揉鼻等动作,需警惕过敏可能。
策略六:免疫疗法(脱敏治疗)
对于常年受过敏困扰的患者,医生推荐“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IT)。该疗法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免疫系统产生耐受,有效率可达80%以上。疗程一般需3-5年,适合对尘螨、花粉等单一过敏原敏感的患者。
四、常见误区与真相
1、误区:“小时候不过敏,成年后就不会过敏。”
真相:过敏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环境变化、压力、感染等因素均可能诱发免疫系统异常。
2、误区:“过敏是免疫力低下,需要吃补品增强抵抗力。”
真相:过敏是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盲目进补可能加重症状。
3、误区:“用盐水洗鼻越频繁越好。”
真相:每日1-2次即可,过度冲洗可能破坏鼻黏膜屏障。
“预防过敏的关键在于‘避、防、治’三位一体。春季过敏虽难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完全能够实现与过敏原‘和平共处’。”若症状持续加重,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过敏科就诊,切勿自行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结语:春天不该是过敏人群的“煎熬季”。掌握科学知识,采取主动防护,让我们在明媚春光中自由呼吸,拥抱健康!
温馨提示
儿内二科小儿呼吸门诊
我院儿童中心儿内二科深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此致力于为患儿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服务。以下是我们的特色服务内容:
中心院区儿内二科门诊及东城院区小儿呼吸专病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小儿呼吸诊疗团队坐诊,针对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进行精准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确保孩子得到最有效治疗。